南阳市智圣公证处
| [日期:2012-11-20 7:35:13] |
[字体:大 中 小] |
“恭喜您中奖啦!奖品是一辆起亚K5轿车,本次活动经过公证处公证,请与公证员联系……”
今年7月,家住江北观音桥的牛女士收到了一封邮件,拆开一看,里面是张贺信。
“他们怎么知道我的家庭住址?”
贺信中称,韩国某集团举办周年庆典,抽中牛女士为幸运会员,可以获得一辆起亚小汽车。
“信中还说,庆典活动经过了北京公证处的公证,还留有公证员信息和公证电话。”
“我和这家公司根本没有联系过,他们怎么知道我的家庭住址?”
在好奇心驱使下,牛女士根据贺信上的电话拨过去,对方自称是公证员,可以上某某公证网站查询中奖信息。
点开网站,中奖名单中,牛女士的名字赫然在列。不过,牛女士发现,网站上用小字注明:中奖人在领到小汽车之前,先要往某某账户汇一笔公证费以及小汽车的税费共计2000元。看完这条信息,牛女士扑哧一笑,“这骗局太老套了!”
注意这几项,就能识破行骗者
“这确实是一个很老套的骗局。”重庆市公证处副主任袁野说。
如何识破各种中奖骗局,袁主任也跟我们分享了几条经验。一般来说,在各种所谓“中奖”的诈骗中,行骗者会声称他们主办了一项由公证处进行公证的抽奖活动。他们通过发短信、打电话、邮寄材料或者其他形式通知市民中奖。如果“中奖”的市民想领取奖品或者奖金,则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公证费或者其他费用。
袁主任提醒市民,只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,就可以识破行骗者的真面目。
根据我国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规定,抽奖活动或有奖销售的奖金,每项不得超过5000元。所以,对超过5000元有奖销售的所谓“大奖”,市民绝不可轻信。根据有关规定,公证处承办抽奖活动公证时,都是要求抽奖主办单位交纳公证费,而不会由中奖者来交纳。因此,凡要求中奖者事先交纳公证费的抽奖活动,均是骗局。
现金中奖的,一般由抽奖单位从奖金里先行扣除有关税费后,将余款交中奖人;实物奖品中奖的,也要求由抽奖单位先行代缴税费,然后再凭抽奖单位有关完税凭证,向中奖人索要税费。因此,凡是要求中奖者事先交纳手续费、有关税费的抽奖活动,市民也要当心是骗局。组织者提供的电话一般都是事先安排内部人员接听,网站也是做好后才向群众发布。市民对此不要轻易相信,可以拨打114查询,或向抽奖组织者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询问,或者在工商局网站核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