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场公证让招投标活动更公正
| [日期:2012-10-28 7:56:21] |
[字体:大 中 小] |
近日,南阳公证处成功为市内某集贸市场的23家商铺招投标现场公证,得到投标者的一致认可。 “当我在现场看到公证员身影的时候,我立刻感到这次招投标活动很严肃、很正规”,一位参与投标的商家在回忆当时的细节时,依然有些激动地说到。 据悉,为了保证本次招投标活动的公开、公平、公正,南阳公证处提供证前介入、证中监督、证后跟踪的全程服务。项目开标前,帮助完善招标文件,起草实施细则,确定现场监督投标人的投标资格;开标过程中,由两名公证人员全程监督,严格各项程序,保证开标、评标、定标按照招投标法和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;招投标公证后,开展跟踪服务活动,坚持证后回访,督促当事人恪守信用,履行合同。 南阳公证处得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: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招投标公证业务也广泛开展,并且逐渐呈现出了发生频率高、涉及范围广、社会影响大、发展势头好的特点。公证机构参与招投标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,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起到预防纠纷、减少诉讼的作用。 记者了解到,招投标公证是指公证人根据招标人的申请,依照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和招标文件等要求,对整个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现场见证,证明其真实性、合法性的一种非诉讼活动。 目前社会上存在招投标走过场的现象,“权力寻租”、“领导内定”多有发生,“陪标”、“围标”、“泄标”常常见诸报端。针对这些“潜规则”,招投标公证被看作是一剂良药,如果招标公证人员能够现场见证招投标的所有过程,招投标的结果往往会有很强的说服力。 但同时记者也了解到,目前公证人实际上往往只对其中的开标、评标阶段进行现场公证,而不对招投标活动的其它过程进行现场公证,招标过程的作弊很难“监督”到位。招投标公证也面临法律依据不足、公证人员招投标专业知识欠缺、公证监督缺乏行政权力做后盾等诸多不足之处,招标公证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。
|